出口商品(含食品)及企业的监督检查
序号
14
职权名称
出口商品(含食品)及企业的监督检查
类别
行政检查
实施主体
各分支检验检疫局
1.《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第五条 列入目录的进出口商品,由商检机构实施检验。 前款规定的进口商品未经检验的,不准销售、使用;前款规定的出口商品未经检验合格的,不准出口。 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进出口商品,其中符合国家规定的免予检验条件的,由收货人或者发货人申请,经国家商检部门审查批准,可以免予检验。 第十九条 商检机构对本法规定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出口商品以外的进出口商品,根据国家规定实施抽查检验。 国家商检部门可以公布抽查检验结果或者向有关部门通报抽查检验情况。 第二十条 商检机构根据便利对外贸易的需要,可以按照国家规定对列入目录的出口商品进行出厂前的质量监督管理和检验。 2.《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 第三十一条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根据便利对外贸易的需要,可以对列入目录的出口商品进行出厂前的质量监督管理和检验,对其中涉及人身财产安全、健康的重要出口商品实施出口商品注册登记管理。实施出口商品注册登记管理的出口商品,必须获得注册登记,方可出口。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进行出厂前的质量监督管理和检验的内容,包括对生产企业的质量保证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出口商品进行出厂前的检验。 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九十一条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出口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2.《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总局第144号令)
|
1.制定计划阶段责任:由总局制定出口商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各地检验检疫机构按计划开展监督抽查落实安全风险监测。根据出口商品检验检疫质量状况和企业分类制定合理的监督检查计划。 2.监督检查阶段责任:执法人员不少于两名;出示执法证件;宣贯国家政策文件;按规定对企业质量管理能力进行监督检查;按标准进行抽样封样;及时将样品送具备资质实验室进行检验检测; 3.后续处置阶段责任:及时将检测结果告知被抽样人,并按规定对检验不合格商品进行责令整改或不准出口处理;及时将监督抽查结果录入系统,对重大不合格事项及时上报总局采取风险预警及控制措施;加强对监督抽查结果的数据分析,为后续监督检查提供依据;根据检验和检查结果对企业进行重新评定等级,调整抽批率等检验检疫监管措施。
|
1.无法定依据或者超越法定权限实施监督检查的; 2.违反法定程序实施监督检查的; 3.擅自更改风险监测计划或监督检查计划的; 4.未按标准要求抽取样品的; 5.抽取样品未及时送实验室检测或送无资质实验室进行检测的; 6.未按规定对不合格商品进行后续处理的; 7.发现重大不合格事项未及时上报的; 8.未及时根据监督检查和检验结果调整检验检疫监管措施,造成不良影响的。
|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464号
网站标识码:bm31170001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05029104号-1
|
|
网站管理:bet365.com亚洲版办公室 技术支持:bet365.com亚洲版信息化处
版权所有:bet365.com亚洲版 总机电话:0532-80886666
最佳浏览效果:1024*768分辨率 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8.0或以上版本
|
|